食品安全导刊
    主页 > 期刊导读 >

拆迁区

平凉路西段,这是离开我住所最近的一片拆迁区。和所有的拆迁区一样,拆除、建造和混乱的生活同时交织在这里。新建起的商业区并不会给原有的居民带来任何利益,只是徒增他们的混乱与不安。 华兴路地块,位于虹口区核心路段。四面已被繁华的商业设施所包围。2016年4月20日是政府规定的拆迁最后期限,过了这天不离开的人将被定义成“钉子户”。当天我听到的最多的两个字是 ——“拜拜”。 两位居住在此60年的老夫妇,离开当天在自己的旧宅前合影,身后是他们最后的行李。拆迁之后并没有现成的新房可以供他们入住,政府给予他们的租房补贴也低于附近的平均租房价格,这种现象在拆迁区非常普遍。 海乃家内景 海乃家,位于虹口区公平里。曾是上海最大的二战日军慰安所。由于大陆作家的反对,目前拆迁工作已暂停。但是建筑内部已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即使暂停也为时已晚。 选房会 被动迁的居民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安置地的权利,但安置地的方案事先并不会与他们协商,而他们自身也没有提案的能力与权利。 上下分明的城 喜泰路,位于徐汇区的城乡结合部。当地居民大多数是农民,却因为城市扩建将被迫迁往位置偏远却无地可种的新区。城市化进程意味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永久改变。孩子们在废墟上玩耍,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的伙伴不久就会分离。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正以高速进行着“造城”运动,城镇化的无序发展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纪实摄影自20世纪50年代后,迈入了新纪实主义领域,越来越多的记者或艺术家拿起相机转向贫穷、战争和疾病等社会问题。我做纪实摄影的目的,始终是想以摄影作为艺术手段来捍卫人权、反思社会问题,并将作品留存作为时代变迁的佐证之一。 除了对于现实的记录和重塑,我也倾向于将更多的人文情怀注入到作品当中。2014年,我回到上海,开始“上海拆迁区”项目的拍摄计划。整个项目持续了两年,或将继续进行。这两年里,我深入上海拆迁区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它们在城市化洪流中逐渐消失的过程,并采访了十几位居民,记录下来他们的只言片语。这是一个直面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冲突、残酷的一面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于细枝末节处表达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和对家乡的脉脉温情。 如今的世界,各国都在全球化与工业化进程中面临殊途同归的命运,传统生活方式的消失与“文化身份”的逐渐模糊,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