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
    主页 > 期刊导读 >

食品工程硕士创新人才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食品工程硕士作为一种专业学位,主要是为食品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创新性解决食品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1]。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要有高质量的培养方案作保障外,还要有一批高质量的导师团队。但遗憾的是缺乏实质性的导师团队,这已成为当前工程硕士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瓶颈。

1 导师在培养食品工程硕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导师对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到位

食品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懂技术、懂管理、能准确把握食品行业发展的技术精英。一般来说,学生的课程体系设置、学位论文选题和生产实践实习是否能真真正正与其培养目标一致,是衡量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依据。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对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到位,不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工程硕士论文选题与企业需求脱节,本来按照培养要求工程硕士至少要去企业实习6个月,参加企业一线生产,了解企业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并将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再将研究结果反馈给企业再次实践以验证其可行性。由于导师认识不到位,使工程硕士的培养还遵循着学硕的模式,如要求学生以发高档次文章为毕业前提,基本不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实习,也不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食品工程硕士人才,这些都偏离了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即便有部分导师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习,但大多针对性不强、实践内容甚至于与研究方向无关联,导致企业实践往往流于形式。

除了论文选题不符合培养目标外,导师对工程硕士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还表现在课程内容讲授方面。由于工程硕士课程大多由学术型导师授课,课堂上老师们往往偏重于理论讲述,缺少实践经验的传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工厂看到许多设备、加工工序及操作应用实则无从下手,从而手足无措。工程硕士的课程讲授,既要面宽、又要实用,更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论联系实践紧密。

1.2 青年导师自身工程素养有待提高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抓手,其个人修养、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都影响着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型工程硕士人才的关键。由于受“教师博士率”指挥棒的导向,目前导师队伍中的青年教师基本都是直接来自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博士,多数缺少企业工作实践经历,接触实际工程项目机会少。年轻导师的课题一般以纵向基础研究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基金等,多以发表SCI论文主要研究目标)为主,企业横向应用研究课题较少,导师队伍的现存知识结构并不适合指导应用性较强的工程硕士。但在遴选导师时,年轻教师往往首先申请并被遴选的也是指导工程硕士的资格[2]。

1.3 部分企业导师责任心不强

鉴于工程硕士的特点以及单导师制培养存在的问题,学院也尝试遴选了一批企业导师,采用双导师培养模式。校内导师负责理论课知识,校外导师负责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以期通过双导师制来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如学生在工厂实习及撰写论文过程中并不顺利,企业课题不适合撰写论文,因管理体制等原因校内外导师有时相互推诿导致对学生辅导出现盲区。另外,企业导师一般都属于企业骨干,工作较为繁忙,由于兼职身份仅享有导师头衔而不享受待遇,亦不具备实质指导权力和指导路径,决定了其参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不高[3]。

2 导师团队培养食品工程硕士创新人才模式的构建

2.1 建立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鉴于校内单导师或“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都存在问题,与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硕士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有一定偏离,所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对新工科工程创新人才的要求。同时,工程硕士导师与工程硕士数量之间的极大比例倒逼传统单导师培养模式的改革。由于体制原因,在遴选导师上岗方面,出现了食品工程硕士导师比学术学位导师更易上岗的情况,致使导师数量快速增长,而每年所招学生数量几乎不增长,最终出现了每个导师的招生指标锐减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导师团队指导制。